•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 《楚天都市报》:产妇突发脐带脱垂,医护合力不到10分钟“抢”回胎儿 7月24日上午,一名江夏孕妇突然发作,胎儿出现脐带脱垂的危险情况,命悬一线,幸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全力抢救,迅速将孩子从母体内“抢”了出来,保证了母子平安。
    发布:《楚天都市报》2019-07-26
  • 《中国青年报》:95后男孩捐器官救助多名濒危患者 21岁青年小伟(化名)突遭意外导致脑死亡,家人在悲痛之余,决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年轻的生命:捐献他的器官组织。
    发布:《中国青年报》2019-07-25
  • 《光明日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夏令营活动受热捧 7月2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东院区举办首期医学夏令营系列活动。来自武汉及周边城市近200名6-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参加了精彩绝伦的空中救援夏令营与暑期医学体验营公益活动。
    发布:《光明日报》2019-07-22
  • 人民网:200名小朋友变身“小医生” 誓做健康中国行动“生力军” 人民网讯 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培养健康中国行动“生力军”——7月2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东院区举办首期医学夏令营系列活动:两场精彩绝伦的空中救援夏令营与暑期医学体验营公益活动,在当天依次开展。来自武汉及周边城市近200名6-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接受医学熏陶、提升健康意识,誓做健康中国行动“生力军”。
    发布:人民网2019-07-22
  • 新华社:宋恩峰——让中医药更好造福人类健康 “中医药振兴发展正当其时,中医药造福人类健康大有可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从医30多年,坚守中医初心,沉潜中医经典,师从名医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也对中医越来越自信。
    发布:新华社2019-07-22
  • 《健康报》:“金纳米棒”有望减少心源性猝死 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余锂镭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湘衡教授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金纳米棒”的纳米材料,其光热效应可显著抑制犬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效减少了心源性猝死。
    发布:《健康报》2019-07-17
  • 中国新闻网:异物刺破颈总动脉卡进颈椎 医生接力展开生死营救 中新网武汉7月16日电 (高婷)男子利用液压杆作业时,一根金属环突然崩断成“钉”,几乎切断他的右侧颈总动脉,并牢牢卡在颈椎椎体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个学科10多名专家通宵接力手术,把伤者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发布:中国新闻网2019-07-17
  • 荆楚网:老人吃隔夜菜后拉肚子 三天后拖成急性肾衰竭 荆楚网客户端一荆楚网消息(记者黄涛 通讯员高婷) “真没想到,吃了碗隔夜菜,居然弄成肾衰竭!”昨日上午,因吃隔夜菜导致腹泻引起急性肾衰竭、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的刘爹爹,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病内Ⅰ科痊愈出院时,懊悔不已。
    发布:荆楚网2019-07-17
  • 《长江日报》:疼疼疼!男子疼得不能穿衣没法睡觉 医生给他体内埋个“止痛宝”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14日讯(记者伍伟 通讯员高婷)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疼起来病人往往感觉生不如死。为了根除这一疼痛,70岁的黄师傅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疼痛科,接受了骶神经电刺激植入手术,疼痛迅速缓解。
    发布:《长江日报》2019-07-15
  • 《新华每日电讯》:“暖医”宋恩峰:变“不可能”为“不,可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从医30多年,注重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不仅以高超的医术解除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更以高尚的医德医风赢得广大患者信任、同行尊敬和社会赞誉,先后获得“全国医德标兵”、湖北省“人民好医生”“湖北中医名师”称号。
    发布:《新华每日电讯》2019-07-15
  • 《科技日报》:“金纳米棒”有望减少心源性猝死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武汉7月8日电(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杜巍巍 张一飞)在大型犬类动物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一种名为“金纳米棒”的纳米材料,其光热效应可显著抑制犬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效减少了心源性猝死。
    发布:《科技日报》2019-07-09
  • 中新网:无痛不开腹 八旬老人舒适取结石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6日电 “感觉做了一个梦,醒来结石就没了”。5日上午,在接受无痛ERCP术、不开腹祛除困扰自己多年的胆结石后,85岁的王爹爹啧啧称奇。
    发布:中新网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