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 湖北日报:湖北省人民医院助力恩施乡镇卫生院建设 派驻专家常年在当地坐诊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杨岑、胡弘)9月17日,湖北省人民医院“健康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绿葱坡镇揭牌,该院将派驻专家常年在当地坐诊,并谋划在当地建设医疗空中救援基地。
    发布:湖北日报2021-09-18
  • 楚天都市报:钢筋穿腰导致四肢截瘫 医生3次手术成功施救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杨岑“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把救治我的白衣天使们都拍下来。”一月前从高处坠落、被1米长钢筋插入右腰部,导致四肢截瘫的农民工老王,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骨外Ⅰ科郭卫春教授团队的倾力救治和悉心照顾下,历经3次手术后四肢肌力奇迹般恢复正常。一个月后,9月13日顺利出院的老王,用拍视频上传抖音的方式,纪念自己和医疗团队这来之不易的共同胜利。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9-16
  • 中国青年报:机器人当“助手” 精准植入脑“起搏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9月14日电(邹亚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手术台旁,一个“手术机器人”反复测量、定位,准确计算出穿刺靶点坐标。随后,按照医生规划好的路径和线路,“手术机器人”将犹如标枪一般的机械臂缓缓伸入颅骨骨孔内,精准定位穿刺点,控制穿刺深度。两根只有1毫米的微电极,被完美植入仅有花生米大的大脑深部中央丘脑核团。
    发布:中国青年报2021-09-15
  • 楚天都市报:乳晕开个“超级孔”,肺结节术后“刀过无痕”!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刘瑜 过去提起胸外科,大家脑子里出现的画面都是开几十厘米口子的大手术。而近日,一例肺结节手术,仅从乳头的乳晕边缘打开一个1.5cm切口,将单孔腹腔镜探入肺部,就成功取出2个直径8mm的肺结节。10天后,患者孙女士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出院时惊叹,“自己都找不到手术切口了!”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9-14
  • 人民日报:12厘米鼻息肉竟卡入喉咙 医生另辟蹊径助老人脱险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 胡弘 谭路 七旬老人出现吞咽障碍,连喝水都困难,竟然是一坨巨大的鼻息肉从鼻内长到了喉部“作祟”的恶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团队巧妙运用鼻内镜技术,从患者口腔中取出了长达12厘米、重逾300克的罕见巨大鼻息肉,解除了老人窒息风险。
    发布:人民日报2021-09-13
  • 长江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为透析患友打造“病床旁的影院” (通讯员 张晓衡)一边做血液透析,一边看着大屏幕接受健康教育,还能时不时互动答题获得小奖品。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透中心开设“病床旁的影院”,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开展健康宣教,广受透析患友好评。
    发布:长江云2021-09-10
  • 楚天都市报:害怕群体生活、课堂上睡觉、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出现适应障碍怎么办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胡弘 学不进去、课堂上老睡觉、面对同学不知如何相处……昨日,记者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开学刚一周左右,就有不少学生出现适应障碍。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9-10
  • 湖北日报:应用AI智能+3D打印,一块特殊的骨头诞生了 医生开着3D“导航”骨科手术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蔓、通讯员宁亚飞)一块小小的髂骨肿瘤,让56岁的张阿姨忍受了病痛半年之久,连最爱的广场舞也跳不动了。9月2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周建林副教授团队应用AI智能,3D打印出髋臼髂骨缺损全真定位模具,开着“导航”做手术,为她精准实施肿瘤切除。7日,她已能下地行走,广场舞的快乐,又要回来了。
    发布:湖北日报2021-09-08
  • 楚天都市报:备孕时发现竟有两个子宫 医生妙手“合二为一” “双子宫”女子终圆母亲梦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龚雨西 “谢谢你们,让我终于迎来了可爱的小天使!”经过近6年的努力、闯过一个个难关后,37岁的吴女士终于圆了做母亲的梦。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9-08
  • 楚天都市报:4岁男童突发脑出血命悬一线 多学科携手救治创造生命奇迹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杨岑 “蔡主任,您看,融融现在走路、说话完全没问题了!”融融是来自湖北赤壁的一名4岁男童,前日顺利出院时,靠在妈妈怀里笑得纯真灿烂的他,或许并不太清楚,过去的大半个月里,自己经历了一场怎样的生死救援。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9-06
  • 科技日报:主动脉瘤微创介入技术,破解高龄老人手术禁忌难题 80岁高龄老人体内藏巨大主动脉瘤,打个喷嚏或上厕所一用力,就有可能破裂出血死亡。然而老人合并多重疾病,无法耐受开胸手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携手迎难而上,精准麻醉下采用微创介入技术,在人体最大血管“三开窗”,破解高龄老人主动脉疾病手术禁忌难题。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1-09-03
  • 长江云:大腿开小口,心脏不返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完成湖北首例经国产导管二尖瓣介入修复术 (通讯员 杨岑) “二尖瓣返流基本消失”“一夹成功,太快了”!8月27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导管室内,在一阵感叹和热烈掌声中,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江洪教授团队成功为71岁的张奶奶,成功实施湖北首例经国产导管二尖瓣钳夹术,修复了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这意味着,原本需要“开大胸”的外科手术,而今利用介入微创治疗1小时内即巧解顽疾。
    发布:长江云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