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 湖北日报:男子喝酒喝出硕大“河马脖” 医生手术为其颈部“消肿”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刘瑜)每天喝两三斤酒,日常拿白酒解渴。50多岁的肖先生喝酒40多年,喝出硕大的“河马脖”,连转动脖子都困难。近日,医生通过手术为肖先生的颈部“消肿”,后期还将手术切除肩背部增生脂肪组织。
    发布:湖北日报2021-09-27
  • 新华社:“中医药”走进小学社团活动课 新华社客户端武汉9月26日电(记者黎昌政)“1951年,世界科学理事会评选出60位对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世界级科学家,其中就有中国的李时珍;1953年,李时珍像被镶嵌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
    发布:新华社2021-09-26
  • 人民日报:好样的!宁金卓 9月17日上午9时 从湖南长沙开往安徽宣城的 G1438列车上 突然响起求救的广播声: “14车厢有乘客突发急病, 有没有医生可以来急救?” 刚刚从武汉站上车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泌尿外三科副主任医师宁金卓 闻声赶来查看
    发布:人民日报2021-09-24
  • 科技日报: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刨除病根 瘸腿20余年一次治愈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宁亚飞 “瘸了20多年,终于能正常走路了!”9月23日,来自湖北大悟的戴先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接受康复训练,过几天就能告别轮椅,自行出院。
    发布:科技日报2021-09-24
  • 科技日报: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 解决骨科手术“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难题 本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宁亚飞 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目前已在骨科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解决了骨科手术“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的难题,术前医生可以根据3D打印出的全真模型进行手术入路的精准定位,合理规划手术方案,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轻松、得心应手。
    发布:科技日报2021-09-23
  • 科技日报:食管受损一年无法吃饭 这项独创手术为患者再“建”食道 科技日报讯(记者吴纯新、通讯员宁亚飞)9月22日,来自山东的马女士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回家。一年前,马女士被强效清洁剂重度烧伤食管,无法从口中进食,仅能通过肠道注射维持营养。跋涉千里求医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黄杰、谢颂平专家团队找到0.5厘米关键位置食管,实施该院独创的“结肠代食管”手术。9月15日,手术后的第10天,马女士吃上了久违的“一顿饭”。
    发布:科技日报2021-09-22
  • 楚天都市报:旅游途中遇车祸 武汉游客受重伤直升机飞越400公里紧急转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刘迅 9月20日下午2时30分许,伴随着急速的轰鸣声,一架红色直升机降落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停机坪。等候多时的医护人员提着医疗箱,迅速冲上前对接。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9-22
  • 中新网:一女孩高铁上突发癫痫 武汉医生挺身相救 中新网武汉9月18日电 (宁亚飞)疾驰的高铁上,一名女孩突发癫痫、不停抽搐。危急时刻,正在高铁上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三科副主任医师宁金卓挺身而出相救。这是17日发生在湖南长沙开往安徽宣城G1438列车上的一幕。
    发布:中新网2021-09-18
  • 湖北日报:湖北省人民医院助力恩施乡镇卫生院建设 派驻专家常年在当地坐诊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杨岑、胡弘)9月17日,湖北省人民医院“健康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绿葱坡镇揭牌,该院将派驻专家常年在当地坐诊,并谋划在当地建设医疗空中救援基地。
    发布:湖北日报2021-09-18
  • 楚天都市报:钢筋穿腰导致四肢截瘫 医生3次手术成功施救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杨岑“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把救治我的白衣天使们都拍下来。”一月前从高处坠落、被1米长钢筋插入右腰部,导致四肢截瘫的农民工老王,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骨外Ⅰ科郭卫春教授团队的倾力救治和悉心照顾下,历经3次手术后四肢肌力奇迹般恢复正常。一个月后,9月13日顺利出院的老王,用拍视频上传抖音的方式,纪念自己和医疗团队这来之不易的共同胜利。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9-16
  • 中国青年报:机器人当“助手” 精准植入脑“起搏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9月14日电(邹亚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手术台旁,一个“手术机器人”反复测量、定位,准确计算出穿刺靶点坐标。随后,按照医生规划好的路径和线路,“手术机器人”将犹如标枪一般的机械臂缓缓伸入颅骨骨孔内,精准定位穿刺点,控制穿刺深度。两根只有1毫米的微电极,被完美植入仅有花生米大的大脑深部中央丘脑核团。
    发布:中国青年报2021-09-15
  • 楚天都市报:乳晕开个“超级孔”,肺结节术后“刀过无痕”!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刘瑜 过去提起胸外科,大家脑子里出现的画面都是开几十厘米口子的大手术。而近日,一例肺结节手术,仅从乳头的乳晕边缘打开一个1.5cm切口,将单孔腹腔镜探入肺部,就成功取出2个直径8mm的肺结节。10天后,患者孙女士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出院时惊叹,“自己都找不到手术切口了!”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