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人民网:老人突发肠破裂穿孔命悬一线 专家火眼金睛揪出肿瘤
家住武汉江夏区的91岁老人,因肠道肿瘤生长、侵犯肠壁而突发肠破裂穿孔,继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命悬一线。因老人罹患多种基础疾病让救治成了难题,危急关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胃肠外科果断为这一超高龄危重症患实施腹腔镜下小肠肿瘤切除手术,创造了生命奇迹。
发布:人民网2022-11-09
-
人民日报:巨畸胎瘤“盘踞”女子腹腔25年 医生“小切口”揪出元凶
一个最大直径12厘米的巨大畸胎瘤,伴随了女硕士生小静(化名)25年,并在她的腹腔“安营扎寨”,缠绕了诸多重要脏器和血管,威胁年轻的生命。按常规术式开腹切除,会在她的体表留下长达30厘米的疤痕,这对于一名年轻女性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面对两难困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肝胆外科主任丁佑铭教授带领团队抽丝剥茧,奋力一搏,最终在“荆棘丛”中将肿瘤微创切除。
发布:人民日报2022-11-01
-
-
荆楚网:护理专家齐上阵开展健康科普及义诊活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琳 通讯员胡哲、龚雨西) 为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近日,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健康教育小组主办,来自医院心血管内科、精神卫生中心、血管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伤口造口小组、糖尿病小组、静疗小组、PICC(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小组的30余位护理专家,开展“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关爱生命、共促健康之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及义诊咨询活动”。
发布:荆楚网2022-09-23
-
楚天都市报:22岁未婚女孩查出子宫内膜癌!女性不要小看妇科内分泌那点事儿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胡弘 千万不要以为子宫内膜癌,只会发生在已婚的,或50岁以上的女性身上。日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就接诊了一位22岁的年轻子宫内膜癌女性,虽然其还有机会做不切子宫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但接诊的该科主任程艳香依然十分遗憾和痛心。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2-09-19
-
人民日报:腰痛竟是左肾破裂出血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准施治挽救生命
60岁的肾透析患者魏大叔左侧腰痛3天,原因竟是左肾破裂出血及腹腔积血。危急时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肾病内科主任杨定平教授团队迅速诊断病情,联合放射介入科医护团队为患者行介入下左肾动脉造影+左肾动脉封堵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发布:人民日报2022-09-07
-
中新网:小伙大拇指不慎截断 足趾移植再造“新拇指”
中新网武汉7月26日电 (刘瑜 马芙蓉) 记者26日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专家成功将一名患者右脚第2足趾移植至左手大拇指缺损处,为患者再造了“新拇指”。
发布:中新网2022-07-27
-
楚天都市报:爹爹被查出局部晚期肺癌,医生“三招并用”让他有了临床治愈机会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邹亚琴 早期肺癌靠“切”,晚期肺癌靠“药”,局部晚期肺癌的患者却只能“夹缝求生”:大多数患者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而单纯药物治疗又不能将疗效最大化。湖北黄冈患者老杨就陷入了这样尴尬的境地。幸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谢颂平副教授团队的帮助下,通过实施“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微创切除”的创新治疗模式,最终实现临床治愈,并于6月27日出院。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2-06-29
-
人民日报:黄曲霉菌感染引发多器官衰竭 专家团队帮助65岁婆婆闯过“鬼门关”
“连续一周,每天被下达一次病危通知,整个家庭都近乎绝望了。”3周前,65岁的祝婆婆不幸感染黄曲霉菌,引发心、肝、肺等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急诊科专家团队巧施妙手,成功帮助婆婆闯过鬼门关,6月13日,九死一生的她顺利康复出院。
发布:人民日报2022-06-15
-
湖北日报:肠子也会“中风”?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当心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邹亚琴、实习生王琦) 一条“不安分”的心脏血栓,竟然“窜”到腹部,引发罕见的“肠中风”,七旬爹爹险些因此丧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血管外科、胃肠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急诊科等五大学科专家团队齐上阵,接力打通堵塞血管,切除坏死小肠,爹爹最终转危为安。
发布:湖北日报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