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湖北日报:血管用了12年后差点“爆裂” 专家团队重铺血液透析“新通路”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菁华、通讯员刘瑜、实习生陈梦媛) 40岁患有尿毒症的曾先生,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已长达12年。近日,曾先生血管通路出现巨大动脉瘤,严重威胁生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肾内科紧急开展巨大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动静脉瘘成形术,成功帮助患者保住“生命通道”。
发布:湖北日报2024-04-12
-
极目新闻:食管切除后,结肠来替代!河南男子在武汉重新找回“口福”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宁亚飞 在食管和胃都被切除的情况下,医生用患者自己的一段结肠重建了“新食道”,成功恢复患者经口进食功能。3月18日,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康复出院时,来自河南的陈先生对湖北医生赞不绝口。
发布:极目新闻2024-03-22
-
湖北广播电视台:“肾”是关键!得了肾癌还有救吗?确诊肾癌一定要切肾吗?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许多肾癌患者日常中并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偶然被发现,这不由得唤起人们对肾的格外关注。我们常听说血尿、腰痛、腹部肿块是晚期肾癌的三联征,那么对于早期的肾癌,我们又要怎么识别和诊断呢?得了肾癌,还有救吗?确诊肾癌一定要切肾吗?今天,我们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祝恒成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发布:湖北广播电视台2024-03-20
-
湖北广播电视台:打呼噜也可能是病?小心呼吸按下“暂停键”!
春回大地,万物生发,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3.21“世界睡眠日”,也在这个季节到来。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似乎一年四季都有睡不完的瞌睡。可是,你的睡眠质量真的好吗?如果“大声呼噜”和“小声呼噜”轮番上阵,你有再好的瞌睡也睡不好!有人说“呼呼大睡”说明睡得香嘛?何必大惊小怪!医生告诉您,其实并不是这样喔,打鼾多是病,得治!今天,我们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1科主任朱霆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发布:湖北广播电视台2024-03-15
-
-
湖北日报:接受脊髓电刺激术后,“植物人”醒了!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菁华、通讯员杨岑、实习生陈梦媛)数月前,处于“植物人”状态的陈先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接受脊髓电刺激术后“奇迹”苏醒。龙年元宵佳节,陈先生通过视频向贾一帆展示康复情况,也为精心救治他的医护人员送上节日祝福。
发布:湖北日报2024-02-28
-
湖北日报:天生孤肾,长出巨大肿瘤,医生妙手“拆弹”保“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通讯员 刘瑜 因腰疼上医院检查,王奶奶意外发现自己先天性只有左肾,更想不到的是,左肾藏有一颗近15厘米的巨大肿瘤。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泌尿外科团队妙手极限“拆弹”保肾,为王奶奶切除了肿瘤,保全这颗宝贵的独肾,避免患者余生依赖透析生存。
发布:湖北日报2024-02-27
-
人民日报:鱼刺扎穿食管“消失不见” 医生探查三小时成功“挑刺”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 田豆豆 湖北孝感一位78岁的婆婆被鱼刺卡喉,用尽各种“土办法”强行咽下后,喉咙疼痛加剧。后来才知道,鱼刺不仅扎穿食管,还玩起了“潜伏”引发感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I科专家尝试多种办法,终于找到这个“罪魁祸首”。
发布:人民日报2024-02-26
-
湖北日报: 食管没了,大肠来替!胸外专家妙手再造“新食道”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菁华、通讯员宁亚飞)55岁的刘女士因食管癌多次接受手术,完全切除食管后无法经口进食,仅靠体外注射营养液维持生命。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专家团队巧妙实施“结肠代替食管”手术,为她重建了一条“新食道”,助其成功恢复经口进食功能。
发布:湖北日报2024-01-09
-
湖北广播电视台:食管如何一步步癌变?问题原来出在这里!
您知道吗?作为饮食“第一通道”的食管,它大约有25厘米长,大拇指一样粗,而在我们人的一生中,大约有20吨左右的食物和饮料,要通过这条小小的管道,而这条管道,一旦出了问题,生命就会受到威胁。那么,健康的食管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癌变的?临床上常遇到一些治疗困难的复杂食管癌患者,手术难点又在哪里?如何破解难题?今天,我们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胸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谢颂平,为大家科普相关知识。
发布:湖北广播电视台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