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 长江日报:92岁解放军老英雄疝气术后重拾健身绝技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4日讯(通讯员刘瑜)时而一个高弹腿,时而一个俯身触地……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这是一位92岁高龄的老者,在疝气手术后能做出的动作。“这个烦人的包没了,我又可以自由健身了,争取活过100岁!”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胃肠外科病房,解放军老英雄王继禹老人声若洪钟,病房里也传来阵阵掌声和祝福。
    发布:长江日报2021-11-05
  • 湖北日报:个人防护记住八字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通讯员 杜巍巍 邹亚琴 “做好个人防护,才可健康无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感染科副主任陈晓蓓说,在长假期间,人们出行、聚集的几率增大,防疫意识更应加强,需特别注意以下8个方面。
    发布:湖北日报2021-10-09
  • 科技日报:食管受损一年无法吃饭 这项独创手术为患者再“建”食道 科技日报讯(记者吴纯新、通讯员宁亚飞)9月22日,来自山东的马女士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回家。一年前,马女士被强效清洁剂重度烧伤食管,无法从口中进食,仅能通过肠道注射维持营养。跋涉千里求医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黄杰、谢颂平专家团队找到0.5厘米关键位置食管,实施该院独创的“结肠代食管”手术。9月15日,手术后的第10天,马女士吃上了久违的“一顿饭”。
    发布:科技日报2021-09-22
  • 楚天都市报:乳晕开个“超级孔”,肺结节术后“刀过无痕”!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刘瑜 过去提起胸外科,大家脑子里出现的画面都是开几十厘米口子的大手术。而近日,一例肺结节手术,仅从乳头的乳晕边缘打开一个1.5cm切口,将单孔腹腔镜探入肺部,就成功取出2个直径8mm的肺结节。10天后,患者孙女士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出院时惊叹,“自己都找不到手术切口了!”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9-14
  • 科技日报:主动脉瘤微创介入技术,破解高龄老人手术禁忌难题 80岁高龄老人体内藏巨大主动脉瘤,打个喷嚏或上厕所一用力,就有可能破裂出血死亡。然而老人合并多重疾病,无法耐受开胸手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携手迎难而上,精准麻醉下采用微创介入技术,在人体最大血管“三开窗”,破解高龄老人主动脉疾病手术禁忌难题。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1-09-03
  • 湖北日报:3岁幼童多次肺炎竟是“心病”导致 医生用“逆行抓捕”介入术成功治愈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龚雨西)8月26日,患有动脉导管未闭的3岁半男孩彭彭(化名),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儿科接受了“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介入术。由于传统手术方式难以完成,东院区儿科主任何兵教授及心血管疾病专科庹虎医生团队通过微创介入术实现“逆行抓捕”,建立轨道成功封堵。目前患儿恢复良好,于8月30日顺利出院。
    发布:湖北日报2021-09-01
  • 湖北日报:7个月胎儿“小头畸形”不能留?产科专家“火眼金睛”挽回母女两条生命 本报讯 因为宫腔环境恶劣和极度凶险的胎盘植入,孕妇汪女士不仅自己面临生命危险,腹中的胎儿也生长受限一度被诊断为“小头畸形”而保不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产科专家魏敏携手多学科团队缜密研判,历时近50天奇迹般保住了两条生命。8月8日,已陪伴女儿健康平安度过近半年的汪女士,专门发来视频向魏敏教授报喜答谢。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1-08-10